第一百二十一章 切身经验-《重生一九零二》


    第(3/3)页

    才华横溢、理论过硬,志气逼人、行动非凡,精力过人、言语激昂。凭着这些优点,宋教仁不仅能使听众掌声如潮,欢声雷动;还能使政敌听来真以为他是拔毛成兵的齐天大圣。可谓是既有震撼力,又有威慑力。

    领袖的推出,当然并不意味着专断独行,意味是绝对领导,意味着独裁。这一点,陈文强和复兴会的干部,以及宋教仁都达成了共识,也是预谋已久的大事情。

    不管你是不是伟人,也不管你是否自称自己是革命的化身,先搞清革命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推翻高度集权制度,那推出领袖岂能再搞一个绝对性集权出来?

    绝对服从的是什么,是组织纪律,是组织决定,是集体的意见,而不是个人,就算你是领袖也一样。

    有这样的认识,推出领袖也就没有后顾之忧,没有什么问题了。

    ……………

    秘密地走,秘密地回,陈文强轻车简从,悄悄地回到了崖州。

    万宁起义注定不会成为推翻满清的决定性一战,如何借此得到最大的利益,便是优先考虑的事情。

    因为动乱,以保护基业的名义,琼州商团大幅扩充,光在崖州的就超过了五百之数。为此,不仅聘请了十几名德国教官,还购买运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使商团装备齐全。

    “我很高兴再次的合作成功。”陈文强甫到崖州,便与德欲火商人卡尔斯进行了会面,打着商团的名义,就不必再藏头露尾,而用德国货轮运输物资则更加方便。

    马克沁机关枪,麦德森轻机枪,毛瑟步枪,数十万发的子弹,这是卡尔斯做成的最大一笔生意,他现在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富翁了。

    “火炮?没有问题。”卡尔斯只是稍一迟疑,便痛快地点头答应,还自以为聪明地给陈文强找到了恰当合适的理由,“暴动蔓延得很厉害,要想使你苦心营造的基业不受损失,加强武力是非常必要的。不过,你确定这场暴乱不会影响到这里吗?”

    “这就得问我聘请的贵国教官了。”陈文强显出信心不足的样子,“恐怕这会影响到德华大学校址的确定,如果暴乱不被迅速平息,或者被有效控制的话。”

    “青岛应该是很好的选择,如果你不是执意坚持的话,可能早就确定了。”卡尔斯想了想,笑道:“或许你可以请求总督,由青岛派些德国士兵,来确保安全。”

    陈文强断然摇头,说道:“我可以从上海商团借调武力,也可以再扩充本地商团,请外国兵,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这涉及到……”

    “我明白,我理解。”卡尔斯连连点头,试探着问道:“到青岛与总督商谈的日期可以确定吗?依我看,你留在这里还是有些危险,不如”

    …………(未完待续……)(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