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宗师非彼宗师,是武学境界上的宗师,而不是名义上的宗师。当世有此境界的人,可能只有张三丰和云萧二人。 上一世,冲虚道长直到与黄钟公一战,明心见性。领悟了太极之心,才更进一步,打开了这道境界的大门。 张无忌的性子谦和,很容易便领悟了太极之意。演化出太极气场。对于太极之心却一直摸不着头脑。 他不知道什么叫太极之心,武学的道路上,根本就没有这些名词与解说,这些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不知,也就没有强求。正是这种无欲无求的心态,让他距离这一步很近。此时的张无忌,和当初的冲虚很像,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顺理成章的领悟。 而这份契机,在张无忌站出来要为谢逊偿还罪责的时候,已经降临了。云萧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说出张无忌的胜算至少七成。 此时的张无忌,不求胜,亦不求败,他只是想化解谢逊与少林的这段恩怨,沉浸在这种想法之中的张无忌,再次打出太极时,他的太极之心已经成了。 般若掌、韦陀掌、一拍两散掌,……,空智将自身所学的十一项绝技一一使出,没人敢小看这些绝技的威力,这一路来,死在这些绝技下的明教教众不知凡几。 然而, 所有的绝技到了张无忌身上,皆被一一化解。太极演化万物,也能包容万物,真正上乘的武学,皆是由心而动,心意便是招意,融入剑法,是为剑意,融入拳法,是为拳意。 每个人的太极之心都未必一样,张无忌的太极之心偏向与化解一切,形成的拳意自然也是如此。空智打过来的所有劲道,都被他一一化解。 张无忌只守不攻,空智已经使出十一项绝技,连攻了数百招,没能伤的了张无忌分毫,张无忌也没有伤他分毫。太极并非没有攻招,只是他不愿意使出来而已。 空智突然停手,招招无功而返,此时他已气喘吁吁,有真气的消耗,也有心情的焦躁。张无忌的气息依旧和刚开始一样,半分不乱,就好像平静的海面,胸怀宽广,又波澜不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