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利益-《三国之袁氏枭雄》


    第(2/3)页

    打天下需要士族,将来治天下更得仰赖士族。

    所以对于这些官吏,袁否是杀不得,打不得,更不能轻易赶走了事。

    阎象却摆了摆手,微笑着说:“治吏者,说难很难,说易却也容易,只需听其言、观其行,而后分而化之即可。”

    分而化之?袁否闻言顿时心头一动。

    所谓的分而化之,其实就是制衡之道。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袁否看过的历史类小说不知凡几,对于制衡之道并不陌生,他之所以令金尚先一步去庐江,就是为了调开金尚这个百官之首,然后对“仲家王朝”的官吏群体进行分化瓦解。

    袁否甚至已经选择好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就是长史杨弘。

    至于说阎象,却是意外之喜。

    袁否又问道:“敢问子音兄,如何分而化之?”

    阎象微笑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公子欲分化官吏群体或者说淮南士族群体,就必须先弄清楚他们的利益所在,只要弄清楚了他们的利益所在,而后对症下药,则必定药到病除,心想事成。”

    袁否又问道:“那么,淮南士族群体的利益究竟何在?”

    阎象答道:“士子出仕为官,所图无非名利二字,公子若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名利,叫他们知道去河北比留在淮南更美妙,他们就会愿意跟着公子走了。”

    袁否苦笑道:“这个,某却给不了他们。”

    本来就是,到了河北,连他自己都得寄人篱下,又怎么给别人好处?

    “那也无妨。”阎象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公子若不能给他们足够的名利,则只需给予他们足够的打击,使他们知道留在淮南或者庐江只会越来越糟,最后迫不得已,他们也就只能跟着公子走了。”

    袁否闻言豁然开朗。

    三军将士之所以不愿意跟他去河北,无非是留恋他们在淮南的家人以及故土。

    士族群体之所以不愿意跟他去河北,无非是留恋他们现在拥有的权势和地位。

    这也就是说,只要让三军将士知道,他们在淮南的家人已经死的死,走的走,他们的故土早已化为焦土,他们也就无可留恋了。

    这也就是说,只要让士族群体知道,随着袁术势力遭受重创,他们以前拥有的权势以及地位已大幅缩水,甚至于变得一文不值,他们也就不会留恋淮南的一切了,也就愿意跟着他去河北从头开始。

    这一刻,袁否真有一种明悟有的感觉。

    当下袁否跪坐起身,朝阎象长揖到地,诚恳的道:“听君一席话,诚令某茅塞顿开!子音兄且受某一拜!”

    这下,袁否对于去庐江再没半点抗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