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去天竺弘法吧-《奸雄天下》


    第(3/3)页

    这里在蒙古人仓惶出逃的时候,没有来得及放火烧毁,现在更是被打扫干净,又花了几万贯进行了一番装修还添置了些家具。成了陈德兴第一次西征的大本营。

    在江南和两广大致上平定之后,后世共和国的本土就只剩下银夏、甘肃、西域、青藏和大理之地没有平定。而在陈德兴的计划之中,共和国的本土加上外东北、蒙古高原、东西伯利亚,都属于未来大明帝国的本土。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控制世界海运枢纽的要地(总督区)和大洋洲(自治领)作为帝国的海外属地。应该就足以让大明帝国长久的成为世界的统治者了。在他看来,这些地盘已经是一个帝国能够管制的极限了。

    维护一个帝国的统一的基础,除了中央政权的武力、财力,还有共同的文化和民族认同感之外,就是要让帝国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精英阶级,都拥有共同利益。在传统的中华帝国中,这个共同利益就是科举。而在陈明帝国,这个共同利益则是共同市场和参与国家管理、制定政策法律的权利——就是贵族和精英民主!

    但是过于遥远的距离,在帆船时代就是限制偏远地区的精英参与国家管理和共同市场的最大障碍。因此在同一种文化和同一个民族组成的大帝国,分离主义基本上就是由于某种因素限制了一些地区的精英参与共同市场和管理国家而产生的!

    因此陈德兴不会让大明帝国在遥远的地区占据可以繁衍大量人口的地区——因为人多意味着力量大麻烦多闹独立的可能性也大。而养不活几号人的地盘,至少在全世界还在奉行丛林法则的时代,是不大可能脱离世界霸主去独立的。

    乌斯藏,就是这么一块地广人稀,仿佛比较容易统治的偏远地块。当然,前提是将乌斯藏变成华夏民族和文化圈子的一部分。共同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和民族认同,是绝对必要的。

    因此乌斯藏的密宗,必须得离开!去天竺弘法,解放几千万被外道迷惑的天竺人民!如果他们不愿意去承担这项伟大的使命,那么……就只能用强了!

    这就是陈德兴亲自到京兆府坐镇的原因——一方面方便和乌斯藏的八思巴谈判;一方面也方便部署一场全面的进攻……如果谈判破裂,远征军就会立即出发,向乌斯藏的腹地挺进,用武力将密宗从乌斯藏的地盘上抹去!(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