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论持久战-《奸雄天下》


    第(2/3)页

    除了这两位。打横陪着的是临安名士邓秋忠和太平州团练使周震炎还有一个兵部主事苏刘义。三人也没有穿官服,都是文士打扮,轻摇纸扇,很有些风流倜傥。

    不过三个风流才子你一言我一语,说的却是一点也不风流的军国大事。

    “如今天下大事,仿佛是北强南弱。然而陈贼却行了一步臭棋!”邓秋忠摇着纸扇,侃侃而道,“这臭棋就是《陈礼》。”

    “对!《陈礼》一出,就是和全天下读书人为敌了!”苏刘义点点头,接过话题。

    他,邓秋忠,周震炎,陈宜中,黄墉和陆秀夫等六人,现在时常往来聚会,还会在临安有名的小报上发表文章,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很有一些名气。现在已经被人在背后称为咸淳六君子了。

    苏刘义顿了下,又道:“虽然陈贼素来轻视书生,看重武夫。但是《陈礼》不出,那些不过是陈贼个人好恶,未必不能改弦易辙。以如今南北之势,陈贼只需开一场科举,就能收天下士子之心了。但是《陈礼》一出,他却再无可能得到读书人之心了。”

    江万里和赵与芮都点头表示同意。他们都是读书人,自然知道“礼”是什么。“礼”是有神圣性的,周礼是周天子和封君、大夫、国人的“约”。陈礼则是陈德兴和全体华夏子民的“约”。而“礼”的神圣性必须建立在天子带头守礼之上。

    如果陈德兴带头违礼,端出种种优惠拉拢读书人,让他们享有和士爵、士绅一样的待遇,那陈礼就和周礼一样崩坏了,自此后再无神圣性可言。

    从某种程度而言,陈礼其实就是一部宪法,只不过管得比较宽泛,涉及到了宗教、文化、家庭等诸多方面。而后世宪法的神圣性,也是需要立法者精心维护的。一个法治国家,立法者绝不能带头践踏宪法尊严,至少不能公开践踏。

    而在陈德兴制《陈礼》前,“礼”在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是具有神圣性的东西。“复礼”是千百年来士大夫阶级挂在嘴边的理想。

    这样的气氛,对于《陈礼》取得神圣性,成为华夏民族的“约法”是大大有利的。除非陈德兴自己把《陈礼》当成张擦屁股纸,用完就扔……

    而在目前公布的《陈礼》当中,士大夫阶级是很受打压的。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农工商诸民平等,低于贵族、士绅,也没有什么特权可言。

    另外,《陈礼》还规定了“汉不为奴”的原则。凡是汉人,只要不作奸犯科让官衙逮住判刑,都是自由民。不能当奴隶,也不能当农奴。这就等于剥夺了江南士大夫豪门对佃户的人身控制权——这实际上是一笔财产!南宋末年的佃户已经沦为农奴,是可以随田买卖的财产。而《陈礼》却让他们成为自由人,等于解放了南宋的农奴,而且没有任何补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