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堵上门儿打脸 二-《奸雄天下》


    第(2/3)页

    亲卫敞开门。顿时有海河上吹来的凉风涌了进来,让巴图鲁只是精神一振。几名百户急急忙忙进来。行礼之后就开始报告。

    “……来的是南蛮子,打着‘明王’和‘陈’字旗号。大约有三千多人。步卒为主,骑兵约两三百。”

    “……临河的两个寨子被袭,南蛮子好像用个烟囱一样的大铳对着寨墙轰了一下,寨墙就垮了,守寨汉儿便降了,真是一点骨气都没有!”

    巴图鲁嗯了一声,眉头皱了起来:“大铳?有多大?怎么连寨墙都能轰垮?”

    这个时代的蒙古人可不光靠蛮勇打天下的野人,实际上蒙古人非常重视先进武器。每占领一处,就会想尽办法搜罗会制造武器的工匠,带回他们的统治中心。如今的和林、开平、燕京,都聚集着大批来自汉地和西域各国的匠人。

    而发源于汉地的h药武器,在蒙古军中当然也是常常能见到的。特别是蒙哥汗被天雷箭炸死之后,忽必烈更是将打造先进的h药武器放到了相当的高度之上,还颁布了悬赏,鼓励发明。

    说实在的,在重视技术革新的问题上,蒙古强盗做的比南宋士大夫可好多了。历史上替蒙古人打造发石机攻打襄阳的阿老瓦丁被忽必烈授予副万户的官职在蒙古的官职体系中,万户可是个相当高的地位,史天泽、张柔这样的人物都是万户。一个工匠可以官拜副万户,可见蒙古人对武器技术的重视程度。

    在忽必烈的重视和推动之下,这两年忽必烈一系的蒙古军中,各式各样的h药武器层出不穷,其中也有一些是被称为“铳”的管状h药武器。

    不过蒙古人的h药武器发展,却仍然出于没有找到发展主线的初级阶段。现在的蒙古人当然不知道枪炮武器h药武器进步的主线,爆炸类和火箭类武器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只是支线这是欧洲人打了几百年才逐渐理清的h药武器发展路线,蒙古人当然不可能未卜先知。

    因而,现在蒙古军中的h药武器呈现出杂乱不精的状态。武器种类极多,但是制作的大多非常粗劣,没有高质量的h药,也没有标准化的生产。以管状武器为例,整个蒙古军中,估计找不出两门口径基本相同的火铳。

    除了制作粗劣之外,蒙古人的火铳也没有走大型化的路线。而是以小型化的铁铳、铜铳为主,偶尔还有木制甚至是皮制的火铳。

    不过这些五花八门的h药武器大多供给了金莲川草原上的忽必烈主力,海津镇上的蒙古军只有一些填装了劣质h药的铁砲或者瓷罐,用于投掷h药武器的扭力发石机也有一些。不过那些发石机的规格尺寸同样不统一,制作的又粗劣,作为弹药的铁砲规格也不统一。所以使用起来非常麻烦,需要反复试射,还要给铁砲一一称重后增加配重。想要在野战中玩转真是不大容易,反正巴图鲁手下的蒙古儿郎宁愿用手投铁砲和h药罐,也不愿意操弄发石机。

    至于上面发下来的火铳,在巴图鲁看来就是个听响的玩意儿这些玩意火药加多了容易炸膛,敌人没伤着,自己人倒炸趴下一片!火药加少了里面的铁砂石弹根本打不远,还不如用弓箭射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