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德兴笑笑:“若早一二十年,德兴安敢在临安生变?那时两淮有老太尉,京湖有孟忠襄。四川有余樵隐,当真是将星云集。若是官家能使用得宜,恢复中原也是可能的。” 赵葵看着陈德兴:“你怎么看端平入洛?” 端平入洛是赵葵和赵范兄弟一起推动的,也是他们二位一生的败笔,更是理宗朝由盛转衰的开始。 “端平之役必败!”陈德兴回答的干脆。 “何以见得?”赵葵的老脸微微发红。 “老太尉以为端平年是承平还是乱世?” “自然是乱世!” “比五代如何?”陈德兴先设一问,然后自答道:“只怕还要乱上一些吧?若是太上生在五代。能如太祖皇帝一般,赤手空拳打出一副江山社稷?” “呃……”赵葵无语。 陈淮清插话道:“太上比太祖差远了!太上若生在五代,是没有办法削平乱世的。” “那窝阔台汗比辽景帝、萧太后如何?” “……” “太上若和太祖、太宗换个位置,就能克服燕云了?”陈德兴冷哼,“太上不如太祖、太宗,而窝阔台却强过辽景帝、萧太后,这端平一役如何能赢?” 赵葵沉着脸道:“蒙古残暴,杀戮过重,不得北地人心……” “不得寻常小民之心而已,北地豪杰却多拥护蒙古!”陈德兴道,“若北地豪杰都归心大宋,中原克服多年矣!” 赵葵默然无语。陈德兴的话一点不错!北地的寻常百姓被蒙古人欺负的苦了,自然是向往大宋的。但是北地那些拥兵掌民的豪杰,却都效忠蒙古! “看来老夫的确是所虑不周,端平之败,是老夫误国!”赵葵叹了口气,又瞧着陈德兴,“如今的北地豪杰也是忠蒙古的!不知庆之有何办法克之?” 陈德兴淡淡一笑:“当行周礼,复古制,约诸侯,先入燕京者王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