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只能告退到他们在济州府城内的宅子里去,由北伐军的甲士守着,不许离开半步! …… “两位黄世伯,江汉先生,你们怎么看?” 陈德兴打发走了三个济州人,又让人把黄世安、黄世贵、赵复三个人请到衙署大堂说话。 之前陈德兴只是一军之主,麾下有军无民,也没有地盘。自然没有民政方面的事情要做。不过如今,陈德兴已经有了第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还是在海外打下来的,如何管理的确是个问题。 黄世安笑道:“老夫是商人,不知道怎么管理乡民,不过这济州府城还有外面的港口,倒是可以好生经营一番,当成将主的根本之地。” 陈德兴点点头:“济州府城的确是根本,随吾东来之人,不是军将就是工商之民,让他们种地可不成。济州府地处三国要冲,当大兴工商百业。另外,北伐军的军器所、造船所、钱币所,也可以安置在济州府城。” 济州岛孤悬海外,只要海军优势在陈德兴手中,就没有大股敌人可以登上岛屿。作为北伐军的后勤总基地是再合适不过了。但是岛上的万余户土著,也需要好生管理。 他思索了一下,又对黄世贵道:“黄二世伯,吾打算在济州府城外成立一个市舶司,管辖商埠港口的商民事务。提举市舶司一职就由你来担任。市舶司所需缴纳的税赋,就按照之前的约定,由黄家包办。整个高丽一年需缴纳10万贯,济州市舶司就定1万贯。 另外,市舶司下再设立商人委员会,协助市舶司管理通商事宜。商人委员,皆由缴纳商税达到一定限额着推举担当。” 由黄家管理高丽海贸是陈德兴早就许诺的,现在自然要履行约定。而商人委员会则是陈德兴顺手带出来的私货,自然是地方议会的雏形。济州市舶司也不是一个“司”,而是一个自治商业城市的雏形。 在陈德兴的设想中,地方应该是有相当自治之权的,而不是事事仰赖中央——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是肯定不能用于现代通讯和交通工具发明前的古代。 谁能想象一下从临安派出官员去北美东海岸当地方官?又有谁能想象纽约州的士子万里迢迢到临安科举? 中国式的士大夫、胥吏在下,朝廷命官在上的官僚统治体系,是有相当局限性的——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也会随着距离而不断削弱!而距离首都太远的地方,又会因为没有一个完备的地方自治体系,而处于被中央削弱或背叛中央的二选一之局中。 所以在陈德兴看来,比较理想的治理方式,就是中央和地方分权,在中央掌握较多资源的情况下,允许地方自治。而地方自治权力的大小,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在距离首都较近,容易控制的地区,自治权力应该小一点。而在情况复杂,距离又较远的地盘上,实行分封也无不可。 第(2/3)页